燃油機機油平面增高,通常是由于冷卻液或燃油進入油底殼(或潤滑系中)造成的。冷卻液進入油底殼,引起的機油變質、變色較易發(fā)現(xiàn),而燃油進入油底殼只會使機油稀釋,故早期不易發(fā)現(xiàn)。燃油進入油底殼的原因可以從3發(fā)面分析。
燃油供給系故障
噴油器
當噴油嘴偶件密封性較差或卡死在開啟位置時,噴油泵供油即無阻力,不能產(chǎn)生高壓、霧化、使燃油以油流的形式過早地流入氣缸,并使供油關閉時間延長,流入氣缸的柴油在壓縮空氣的作用下順缸壁流入油底殼。出現(xiàn)下列情況即可判斷機油平面增高;斷開高壓油管時(怠速)柴油機無轉速變化,并且在高壓油管斷開處有油溢出(有空氣);用手觸摸高壓油管,無脈動感;排氣管與氣缸蓋接合處有潮濕的油跡;將噴油器拆下,進行實驗臺檢測時,排氣管有白色(冷機)或灰色(熱機)尾氣排出。
噴油泵
為加強現(xiàn)代柴油機噴油泵的工作可靠性,常利用柴油機潤滑系對噴油泵進行強制潤滑,其回油直接流回油底殼,A型和B型等系列噴油泵其側面都有蓋板,可將蓋板拆除擦凈柱塞及回位彈簧上的油,用手油泵泵油,并觀察柱塞套外側及回位彈簧上是否有柴油跡。
對于P系列等加強型噴油泵,可在低壓油路并聯(lián)0.5MPa量程的油壓表,并將回油閥拆去,加裝相應的堵頭,用手油泵泵油,或怠速運轉1min后熄火,觀察油壓表,如油壓下降較快,可判定低壓腔泄油。噴油油泵低壓腔泄油,通常還伴有難啟動(熄火后1h左右)的故障現(xiàn)象。
VE分配泵和PT泵的轉動軸直接與發(fā)動齒輪箱連接,由于傳動軸軸承磨損松曠,油封密封性下降,工作時燃油會泄入齒輪箱并進入油底殼。對于這兩種泵,可將泵從發(fā)動機上拆下,通過密封性試驗,鑒別燃油外流的原因。 輸油泵
有些柴油機在輸油泵油路前不設置濾清器過濾精度過低,導致輸油泵的泵油活塞磨損較大,在壓縮燃油是有部分燃油從驅動挺桿處泄入噴油泵凸輪軸室,進而流入底殼。輸油泵是否有故障,應進行密封試驗?蓪⑤斢捅貌鹣,擦干凈油跡,連接油路,用手按動挺桿使其工作,觀察是否有燃油漏出。
燃油油路
采用不同型式的燃油供給系統(tǒng),其燃油油路或高壓管線布置在氣缸體、氣缸蓋或配氣室罩內(nèi),由于管接頭松動、密封性下降或其他故障引起的缸蓋、缸體開裂,會使燃油泄入潤滑系或冷卻系中。如遇以上故障,可用壓縮空氣對系統(tǒng)進行密封性試驗,觀察漏氣點,找出故障原因。
其他因素
個別柴油機對其操作有特別要求,如不按要求操作也可以引起故障,如PT燃油系柴油機熄火后,必須關閉燃油箱開關,否則,燃油將從開關處開啟PT噴油器流入氣缸中。
配氣機構故障
氣門密封性
若氣門密封性較差或燒蝕,在壓縮行程時氣缸壓縮壓力較低,噴入氣缸的燃油不能燃燒,會順缸壁流入油底殼。
當氣門密封性較差引起油面增高時,柴油機在加速時會表現(xiàn)有“突、突、”聲,排氣歧管與缸蓋結合面會有油跡,表現(xiàn)為缸壓較低,尾氣有白煙或灰煙。
氣門行程
由于凸輪軸磨損過度。推桿彎曲或折斷、搖臂軸斷裂、搖臂軸與搖臂配合間隙過大。搖臂軸固定螺栓松動或斷裂等故障,都會使氣門行程縮短或不能正常開啟,導致進氣或排氣不良。使噴入氣缸的燃油不能正常燃燒,順缸壁進入油底殼。
這時,活塞“敲缸”聲音較為明顯,排氣歧管有油跡,加機油口處有大量氣體排出,氣缸壓力較低,冷車時尾氣為白煙或灰煙,熱車時為黑煙。
引起機油平面增高的原因不同,故障程度不同。機油平面升高的速度也不同。所以,在檢查機油平面時,還應注意其黏度變化,有條件的應對油品進行檢測。另外,有些柴油機發(fā)生類似故障,對啟動性會有影響。
|